常言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耐火泥材料在钢铁、建材、电力等高温工业中的运用愈发显得不可或缺。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基础性的重要领域,自新中国成立64年来却没有一个独立的发展规划,行业长期处于粗放管理和无序竞争的状态。近日,工信部出台了《促进耐火泥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为行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耐火材料迎来了春天。
举足轻重的小行业
资料显示,人类使用耐火泥材料的历史非常悠久,几乎与文明发展同源同步。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耐火泥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耐火泥材料的身影更是散布在各大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中。仅以新型干法水泥窑为例,从原材料预热、分解,再到高温煅烧、冷却出料,总长几百米的生产线以及处于高温中的通风系统、余热发电系统等辅助设施都需要耐火泥材料的保护。
“没有耐火泥材料,就烧不出一袋水泥,生产不出一块玻璃。”中国耐火泥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工程师徐殿利认为,“耐火泥材料对于高温工业的生产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支撑作用。”
然而,行业的规模似乎与其地位并不相称。据徐殿利介绍,我国大大小小各种规模的耐火材料企业一年的材料与制品销售收入不过2000多亿元。与许多上下游行业相比,只能算是“小字辈”,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64年的第一次
事实上,因为耐火泥材料在第二产业的诸多行业中均被广泛应用,因此以销售额估量行业规模未必精确。一组数字显示,十年间,我国每年的耐火材料原材料产量已由 2000年的1000万吨跃升至现在的6000万吨。2012年耐火材料产量2818万吨,约占当年世界产量的65%以上,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耐火材料大国。
尽管耐火泥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都很齐全,但行业却没有成长为一个“巨人”。“冶金用耐火泥材料归原冶金部管理,水泥、陶瓷用耐火泥材料归原国家建材局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调控的“多龙治水”,导致各部委以往在编制所辖行业的发展规划时,虽给以耐火泥材料一定的篇幅,但往往只涉及与之相关的耐火泥材料。新中国成立64年来,中国的耐火泥材料工业始终没有被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被提起。 |